很多糖友困惑:明明坚持控糖,血糖却突然飙升。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方志辉主任讲讲背后原因与病情进展关键信号。
先搞懂:血糖 “稳定” 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国际公认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反映过去 2-3 个月平均血糖,正常参考值低于 7.0%。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仅 49.4% 能达标,整体患者达标率更低。
2025 年《成人 2 型糖尿病口服三联优化方案专家共识》指出,近六成患者需联合用药才能长期稳住血糖,血糖稳定需长期精细化管理。
警惕!让血糖突然 “失控” 的 5 大诱因
1. 感染:身体发炎时,血糖先 “发烧”
感染会使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身体 “抗胰岛素”,肝脏释糖、细胞拒糖。普通肺炎或尿路感染可让血糖短时间升高 2-4mmol/L,还可能形成 “感染→高血糖→免疫力下降” 恶性循环,诱发酮症酸中毒。
2. 应激反应:手术、压力都是 “升糖剂”
展开剩余75%手术、创伤、长期焦虑会让身体启动 “应激模式”,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促使肝脏产糖、降低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大手术患者术后 72 小时血糖超标率达 83%,长期压力致皮质醇升高使血糖居高不下。
3. 药物影响:这些常用药可能 “帮倒忙”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3 天内可使血糖升高 50% 以上;
β2 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致空腹血糖升高 1-2mmol/L;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增加血糖控制难度 30%。
部分抗生素也会影响降糖药效果,引发血糖波动。
4. 饮食运动失衡:一顿饭就能让血糖 “爆表”
高 GI 食物(如白米粥、甜饮料)餐后 1 小时血糖或超 10mmol/L;每周运动少于 150 分钟者,胰岛素抵抗比规律运动者高 40%。“过度节食后暴饮暴食” 易致血糖 “低→高” 剧烈波动。
5. 隐形诱因:这些细节最容易被忽视
寒冷天气:气温低于 10℃,空腹血糖或升 1-2mmol/L;
女性生理周期:生理期前后餐后血糖或升 20%;
Somogyi 效应:夜间低血糖后,次日空腹血糖反升高,易被误判。
别忽视!糖尿病进展的 3 个 “隐形信号”
1. β 细胞功能退化:胰岛素 “工厂” 逐渐停工
长期高血糖和脂肪酸毒性致 β 细胞功能下降,确诊 2 型糖尿病 5 年后,40% 患者 β 细胞功能降 50% 以上,10 年后近七成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2. 胰岛素抵抗加重:细胞对胰岛素 “不感冒”
内脏脂肪释放物质阻碍胰岛素作用,中心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比正常体重者高 2.3 倍,还会加速高血压、高血脂,形成 “代谢综合征”。
3. 血管损伤:高血糖正在 “腐蚀” 血管
血糖波动损伤血管内皮,血糖不佳者 5 年内心梗、中风风险是达标者的 2.8 倍,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达 65%。2025 年指南强调关注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理想状态全天 90% 以上时间血糖在 3.9-10mmol/L。
四招筑牢 “控糖防线”,避免血糖突然失控
1. 用好监测工具:连续监测比 “偶尔抽查” 更重要
2. 科学调整药物:及时咨询医生,别等 “失控” 才换药
3. 生活方式:把 “饮食运动控糖” 融入日常细节
4. 心理调节:情绪稳定是 “控糖良药”
提醒:血糖失控先排查感染、药物、生活方式问题,及时就医评估 β 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2025 年指南强调 “药物 + 生活方式 + 心理干预” 三重保障,“AI 三师共管” 系统可使达标率超 76%。做好监测与饮食运动,就能掌握控糖主动权!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血糖健康。
发布于:广东省天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