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故事:一个皇后被废黜后竟然敢直接回娘家,还在那里生下了皇子。
皇帝想把母子俩接回来时,这位皇后的娘家人不但不配合,还威胁说要是敢强接人就直接出兵开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女人的娘家凭什么敢跟皇帝叫板?
草原公主进皇宫,天真烂漫惹麻烦孟古青的身世可不简单。
展开剩余92%她是科尔沁部落首领吴克善的掌上明珠,从小在草原长大,过的是自由自在的日子。
草原上的孩子都比较直爽,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孟古青更是被父亲宠得无法无天。
10岁的时候,孟古青就跟12岁的顺治皇帝订了婚。
这门亲事其实是政治联姻,清朝刚入关不久,需要拉拢蒙古各部落来稳固统治。
科尔沁部落实力强大,跟清朝结亲对双方都有好处。
两年后,12岁的孟古青正式嫁进皇宫当了皇后。
刚开始的时候,小夫妻俩感情还算不错。
孟古青年纪小,又是草原长大的,对皇宫里的规矩一窍不通。
她经常做出一些让宫里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说,她不喜欢穿那些繁重的宫装,总想着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
吃饭的时候也不习惯用筷子,更喜欢用手抓。
这些在草原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紫禁城里就显得格格不入。
孟古青的花钱也是大手大脚,草原公主嘛,从来没有节俭这个概念。
她喜欢各种珠宝首饰,经常让工匠打造各种新奇的玩意儿。
宫里的账房每个月都被她的开销搞得头疼不已。
更要命的是,孟古青的脾气特别直,看不惯的事情就要说出来。
宫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她不懂,但她能感觉到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这让她很不爽。
董鄂妃出现,皇后醋意大发顺治皇帝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董鄂妃,这个女人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董鄂妃温柔体贴,知书达理,跟孟古青完全是两个类型。
顺治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整天围着董鄂妃转。
孟古青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她发现丈夫对自己越来越冷淡,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那个董鄂妃。
草原女儿的性格让她忍不了这口气,开始跟董鄂妃较劲。
宫里的争斗从此开始了。
孟古青想尽办法给董鄂妃找麻烦,比如故意在皇帝面前说董鄂妃的坏话,或者暗中指使宫女去刁难她。
董鄂妃虽然不直接反击,但也不是软柿子,她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
顺治皇帝夹在中间很为难。
一边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政治联姻的对象;一边是自己的心上人,真正爱的女人。
孟古青越是闹腾,顺治就越觉得她不可理喻,对董鄂妃的宠爱也就更加明显。
这种恶性循环让宫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孟古青经常在深夜独自哭泣,她不明白为什么丈夫突然就变了心。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温柔才让丈夫厌恶。
可是草原女儿天生的骄傲让她不愿意低头认错,她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抢走自己丈夫的女人。
这种想法让她的行为越来越偏激,跟顺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僵。
皇帝铁了心,废后诏书震朝野顺治皇帝终于忍不了了。
孟古青的各种作妖行为让他彻底失去了耐心,他决定要废掉这个皇后。
这在当时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后被废这种事情在清朝历史上都很少见。
朝中大臣们都傻眼了,纷纷上书劝阻。
废后这事不是闹着玩的,孟古青的娘家科尔沁部落实力强大,万一引起他们的不满怎么办?万一影响了清朝跟蒙古各部落的关系怎么办?
顺治皇帝心意已决,他列出了孟古青的各种罪状:嫉妒心重、奢侈浪费、不守宫规、扰乱后宫等等。
他下诏书将孟古青从皇后降为静妃,剥夺了她的所有特权。
孟古青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从小就是父亲的宝贝,长大后成了皇后,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屈辱?她的自尊心彻底被击碎了。
宫里的那些嫔妃和宫女们看她的眼神都变了,从之前的敬畏变成了同情和幸灾乐祸。
孟古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她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到草原去。
朝中那些跟科尔沁部落有关系的官员们都坐不住了,他们担心这件事会引起外交上的麻烦。
科尔沁部落的反应会是怎样的?他们会不会因此跟清朝翻脸?
公主回草原,父女抱头痛哭孟古青最终还是决定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她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带着几个贴身宫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草原。
草原还是那个草原,风还是那样清爽,天空还是那样广阔。
孟古青一看到熟悉的蒙古包,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她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想起了父亲对她的疼爱,想起了那个还没有痛苦的自己。
吴克善看到女儿回来,心里又高兴又心疼。
高兴的是女儿终于回到了自己身边,心疼的是女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父女俩抱头痛哭,吴克善发誓一定要为女儿出这口恶气。
孟古青把在宫里受的所有委屈都跟父亲说了一遍,吴克善听了气得咬牙切齿。
他的宝贝女儿从小没受过什么苦,现在被人这样欺负,他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科尔沁部落的族人们也都很愤怒,他们觉得顺治皇帝太过分了,竟然敢这样对待他们的公主。
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吴克善的决定,如果清朝想要强行接回孟古青,他们就跟清朝开战。
孟古青在草原上慢慢恢复了一些元气。
熟悉的环境让她重新找到了自信,父亲和族人们的支持也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办。
没过多久,孟古青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整个科尔沁部落都沸腾了,这可是皇帝的骨肉啊!大家都说这是老天爷给孟古青的补偿,让她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了希望。
皇子降生草原,皇帝急了眼孟古青在草原上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凡,他是皇帝的儿子,也是科尔沁部落的小王子。
吴克善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外孙舍不得放手。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顺治皇帝听说自己有了儿子,心情复杂得很。
高兴的是自己多了个皇子,担心的是这个皇子不在自己身边,以后可能会成为政治上的隐患。
朝中大臣们也都很紧张,皇子流落在外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万一科尔沁部落利用这个皇子做文章怎么办?万一以后有人拥立这个皇子造反怎么办?
顺治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使臣去科尔沁部落,要把孟古青母子俩接回来。
他觉得不管怎么说,孟古青还是孩子的母亲,皇子也应该回到皇宫接受正统的教育。
使臣们带着丰厚的礼品和皇帝的诏书来到了科尔沁部落。
他们以为这次任务很简单,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皇子呢?孟古青应该会很高兴地跟他们回去才对。
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孟古青直接拒绝了皇帝的召唤,她说自己已经不是皇后了,没有义务回到那个伤心的地方。
至于孩子,她要在草原上亲自抚养,不需要别人操心。
吴克善的态度更加强硬,他明确告诉使臣们:如果皇帝想要强行接走母子俩,科尔沁部落就直接出兵跟清朝开战。
他们不怕打仗,大不了鱼死网破。
使臣们被这个回答震惊了。
他们没想到科尔沁部落竟然敢这么跟皇帝说话,更没想到他们会用武力威胁来保护孟古青母子。
这个消息传回北京后,整个朝廷都炸锅了。
顺治皇帝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派兵强行接回母子,还是就这样算了?派兵的话,科尔沁部落确实有实力跟清朝打一仗,而且还可能引起其他蒙古部落的连锁反应。
不派兵的话,皇帝的威严何在?
经过反复权衡,顺治皇帝最终选择了妥协。
他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清朝的稳定,也不想让更多的人卷入这场纷争。
孟古青母子就这样留在了草原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结语孟古青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封建社会,有强大娘家撑腰的女人也能有自己的选择权。
她敢于向皇权说不,敢于为自己的尊严而战,这在那个时代是极其难得的。
科尔沁部落的强势态度也说明了当时蒙古各部落在清朝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这个草原公主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了尊严,也为历史留下了一段传奇。
信息来源: 《清史稿·后妃传》 《科尔沁蒙古史料》 《顺治朝起居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发布于:山东省天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